非遗保护•你我同行┃文旅融合,让天台非遗“见人见物见生活”

 编辑:本站编辑  来源:本站原创  时间:2019-06-09   浏览次数:

  6月8日,天台县“美丽非遗,走进生活”2019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非遗展示系列活动,在县旅游集散中心和合街举行。此次活动由天台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、天台县旅游集团主办,天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、天台县明丰文化有限公司承办。

景区资讯1-1.jpg

  雨后初睛,天气凉爽。早晨六时多,从全县各地赶来参加展示、展演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,非遗表演队陆续来到合和街。刚刚摆好的《天台记忆——天台非遗专题展》《岁月留痕——天台自然遗产专题展》的展版,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。

景区资讯1-2.jpg

  上午八时三十分,活动启动仪式在和合街中心舞台开始。天台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陈邦军主持,天台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蒋朝永、天台县旅游集团董事长车道本、天台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领导费卫元、朱银国、齐大胜等出席仪式,并为第五批天台县传统文化建设评出的县民间艺术之乡、传统文化特色队伍、非遗传承保护基地、民间艺术家、传统文化优秀骨干、农村文化示范户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颁发了奖证、奖牌。

景区资讯1-4.jpg

  蒋朝永局长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,他说: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,我县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,目前,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项、省级15项、市级49项、县级135项。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4人,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8人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家,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12家,天台县文物保护单位42家。”他还说:“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,是历史赋于我们的责任和使命。我们要更加努力地做好非遗保护与传承,推进非遗融入生活,融入旅游,进入市场,植入产业,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和软实力,营造人人尊重非遗,人人享受非遗的社会文化生态,形成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传承发展的新格局。让我们共同努力,为保护我们民族的文化根脉,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,为‘名县美城’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。”

景区资讯1-3.jpg

  启动仪式后,天台县优秀非遗节目展演拉开帷幕。三州乡道士岩村带来的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三州吹打、天台坐唱,三合镇亭头村则带来天台词调;白鹤镇皇都村、天台山桐柏宫、三合镇灵溪村的非遗传承人,则献演了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皇都南拳、天台山易筋经、灵溪奚家拳。精彩的充满乡土气息的非遗项目展演,赢得观众阵阵喝彩。外地游客说:看到这样一台非遗演出,使我们对天台深厚的文化有了直观而生动的了解。当地百姓则说:看了这样久违的节目,重温过去的记忆,也增添了我们的文化自豪。

  和合街上,人来人往,熙熙攘攘。箍桶技艺、鑞器制作技艺、银饰錾刻技艺、天台苎布制作技艺、天台泥塑、天台竹编、棕榈丝加工技艺、饼糖制作技艺、廊汤头膏药、天台铃医、打笠帽、一根藤制作技艺、玻璃雕刻工艺、天台漆艺、天台佛雕、捏糕花、天台剪纸、坦头木珠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,或编织、或敲打、或雕刻,或削凿,或揉搓,或扯梭……,现场展示各自的技艺。人们徜徉于一个个非遗项目前,纷纷拍照、打问传承人的情况。纷纷表示:今天这么多精彩的非遗项目集中展示,让我们大饱眼福。能这么近距离地感触非遗,让我们不得不折服先人的聪明智慧,非遗真是充满了无穷的魅力。

  与此同时,天台山云雾茶、浙酋面干、糯米蛋糕、石梁笋笳、天台红曲酒、天台九精干、天台乌药、三合油泡等非遗产品的展销活动也红红火火,购买自已喜爱的产品,手里拎着大包小包。他们说,这些非遗产品都有我们过去的念想,也寄托了我们的情怀。品尝非遗味道,唤起了过去的美好记忆,也使我们更加热爱非遗,享受非遗。

景区资讯1-5.jpg

景区资讯1-6.jpg

景区资讯1-7.jpg

景区资讯1-8.jpg

景区资讯1-9.jpg